一、常規(guī)注意事項這里的常規(guī)注意事項指的是與其他食用菌栽培相同和相似的各事項?!?】菌種與培養(yǎng)料原料挑選中要注意的事項。⑴菌種。①栽培猴頭菇所使用的菌種,要注意它的菌齡和純凈度。栽培使用的菌種,要菌株純正,菌齡不要超過80天。這樣的菌種菌絲健壯,有活力,萌發(fā)發(fā)育快。②使用前,要做好菌種的檢測。栽培猴頭菇菌種,不能攜帶雜菌和蟲卵。使用前做好檢測,一是目測菌絲生長狀態(tài),依據經驗判斷。一是進行顯微鏡鏡檢。這樣可最大限度防止雜菌和蟲卵進入栽培過程。
【2】培養(yǎng)料制作和裝袋需要注意的問題。⑴培養(yǎng)料制作。栽培猴頭菇所用的培養(yǎng)料原料很多,棉籽殼、木屑、米糠、麥麩、玉米芯等都可做為培養(yǎng)料。制作時同樣要注意以下4點。①培養(yǎng)料的營養(yǎng)含量。所謂的營養(yǎng)含量,主要還是氮源和碳源的比例,一定要達到猴頭菇正常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要求,在碳氮比上具體表現出來就是20~25:1。②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就是培養(yǎng)料中的水分含量,水的作用是滿足猴頭菇生長本身對水的需要,運輸猴頭菇從培養(yǎng)料中所汲取的營養(yǎng)至猴頭菇的菌絲體和子實體內。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達到60~65%,就可滿足猴頭菇的需要。③培養(yǎng)料的PH值。猴頭菇的生長要求最適宜的PH值為4~6之間,在這樣的酸性環(huán)境下,猴頭菇生長的速度快、質量好。過高或過低,對其生長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④攪拌均勻度。培養(yǎng)料的攪拌一定要均勻,不均勻的后果會造成裝袋后,部分菌袋內缺少某種原料,會導致培養(yǎng)料營養(yǎng)結構失調,因營養(yǎng)缺乏影響猴頭菇的正常生長。⑵裝袋。猴頭菇培養(yǎng)料裝袋最需要注意的就一項,就是袋內培養(yǎng)料的緊實度,越緊實越好。
【3】培養(yǎng)料滅菌。猴頭菇培養(yǎng)料的滅菌,可常壓滅菌,也可高壓滅菌,滅菌中需注意以下事項。⑴常壓滅菌要注意滅菌倉內菌袋的擺放。就是菌袋擺放要有序有致,袋間間隙適合,這樣可盡量多裝菌袋數量,還能讓滅菌蒸汽運動順暢,利于滅菌。⑵要排凈滅菌倉中的冷氣。冷氣排放不凈,容易在滅菌倉內形成冷死團,阻滯滅菌蒸汽運行,影響滅菌效果。⑶要達到滅菌要求的溫度和時長。常壓滅菌要求滅菌倉溫度100℃的條件下,保持12小時以上。中間出現溫度降低,要重新計時。高壓滅菌要求滅菌倉溫度達到121℃,壓力0.105Mpa的條件下,保持120分鐘,滅菌時間特別要注意溫度與壓力的匹配協(xié)調、對應。⑷常壓滅菌燜鍋處理。滅菌完畢,要把菌袋繼續(xù)在滅菌倉中放置10小時左右,自然降溫后再移出,準備接種,這過程就稱為燜鍋。
【4】接種。接種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接種操作規(guī)程。⑴接種室(箱)消毒滅菌。?接種必須在無菌環(huán)境中進行,要求接種室(箱)接種前必須消毒滅菌。?接種箱采用福爾馬林擦拭,結合必潔仕或菇蟲凈等氣霧劑熏蒸消毒,接種時,在酒精燈火焰保護下進行。?接種室采用噴灑綠霉凈、菇凈等水溶液噴灑,結合必潔仕或菇蟲凈等氣霧殺蟲劑熏蒸,最后紫外線照射的方法進行消毒滅菌,接種在接種保護器開啟狀態(tài)下進行。⑵接種前后菌種的處理。接種前,用75%酒精擦拭菌種包裝外壁,帶入接種室(箱)后,使用前再一次酒精擦拭菌種包裝外壁和開口處。⑶做好接種人員著裝和接種工具消毒滅菌。⑷管理好接種人員出入。接種人員必須穿著經消毒滅菌的作業(yè)服進行接種。必須經緩沖室進入接種室,并做好手部消毒滅菌。接種時,盡量少走動,避免揚塵污染。⑸接種完畢,要立即扎緊菌袋,避免菌種空間長時間暴露。
二、特殊注意事項特殊注意事項,是針對猴頭菇自身生長特點而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養(yǎng)菌和出菇過程中,注意內容就是溫度空間相對濕度、光照和空間氧氣含量的控制和調節(jié)。菌袋進入前要對養(yǎng)菌、出菇場所進行滅菌處理,可采用硫磺熏蒸辦法進行。
【1】養(yǎng)菌期。⑴溫度。對溫度要控制在22~25℃間,這是菌絲體最適宜生長溫度,千萬注意,不要出現5℃以下和30℃以上溫度,菌絲會停止生長,溫度超過35℃會致使菌絲死亡。⑵空間相對濕度??臻g相對濕度要控制在70%左右,不要過低,也不要過高。低于50%,會造成菌袋內水分大量蒸發(fā),形成干袋,菌絲不能生長。超過85%,容易滋生雜菌,污染培養(yǎng)料,給栽培帶來損害。⑶光照。注意保持場所內黑暗狀態(tài),光線會抑制菌絲生長。⑷空間氧氣含量。一定要做好通風,保持空間通風良好,保持空間有充足的氧氣供應,二氧化碳嚴重影響菌絲生長,一定不要濃度過高。
【2】出菇期。⑴溫度。子實體分化期要保持空間溫度在20~22℃之間,最適宜原基形成和現蕾,不要出現13℃以下和25℃以上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原基不能形成。大多數菌袋現蕾后要把溫度調節(jié)在16℃左右,最好精準到上下1℃的誤差,這是猴頭菇子實體最適宜生長溫度,子實體生長最快、質量也最好。
【2】空間相對濕度。把空間濕度一定調節(jié)在85~95%之間,過干,子實體會發(fā)黃,影響質量。過濕,會引起子實體腐爛。⑶光照。保持40瓦白熾燈亮度的散射光照射,黑暗條件下,容易形成畸形菇。光線過強,不利于子實體生長。⑷空間氧氣含量。要保證通風良好,空間氧氣含量充足,滿足子實體對氧氣消耗的供應。但不能風速過強,也不能直吹菌袋。
【3】采收期。采收期要注意采收及時,八分熟采收最合適,過晚成熟過度,子實體會發(fā)黃,商品性食用性較差。三、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猴頭菇的栽培和其他食用菌一樣,自開始準備栽培起,就必須注意病蟲害的預防。?預防方法除了把好菌種、培養(yǎng)料原料的質量關、做好接種時雜菌感染外,還要定期對栽培場所周邊及內部,定時噴灑滅菌藥劑,做好通風口、門窗等與外界相通通道的防護,避免雜菌和害蟲的進入。?一旦有病蟲害發(fā)生,要做好感染嚴重菌包的遠離場所的焚燒與掩埋。做好感染輕微菌包的集中管理。同時進行好患處涂抹多菌靈等藥劑殺菌、空間殺蟲藥劑的噴灑。一定要注意殺蟲藥劑的使用,不能造成藥害,還得注意食品安全。
猴頭菇的室內栽培,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栽培經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都存在著需要注意的事項,這就要求種植者即細心,也要有責任心,把握住每一個要經歷的程序,把每一個操作都做的到位,以保證栽培的順利進行,也為種植者本身取得經濟效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