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yǎng)料原料可選用棉籽殼、木屑為主栽培養(yǎng)料,參考配方為木屑47%、棉籽殼30%、麥皮20%、糖1%、碳酸鈣1.5%、石灰0.5%。木屑必須過篩,防止扎破栽培袋。輔加麥皮、玉米粉等可獲得較滿意的產量效益。
二、栽培方法杏鮑菇目前以熟料袋栽為主,栽培袋大小以33厘米×17厘米的聚丙烯袋或20—24厘米×40—45厘米的菌筒為宜。同時要嚴格檢查栽培袋是否密封,防止后雜菌從破損外侵入。
三、栽培時間在自然條件下,杏鮑菇一般以秋末(10月中下旬)接種較適宜。溫度太低或太高都難以形成子實體,溫度低于10℃以下和高于l8℃以上都難以出菇,根據出菇適宜溫度來安排適合當地的栽培季節(jié)尤為重要。
四、栽培管理
1、菌絲生長滿袋后即可促其出菇,可以通過對空間及地面噴水霧使栽培房濕度保持在85%—95%,一般經15—20天就可以出現菇蕾。
2、杏鮑菇栽培應掌握在原基形成到出現小蕾時開袋,此時開袋原基分化和小菇發(fā)育正常,出菇整齊,菇體商品性好。菌絲未扭結時開袋,難以形成原基或形成原基慢,出菇不整齊,菇體商品性差。子實體較大時開袋,袋內會出現畸形菇,嚴重時會萎縮腐爛。
3、現蕾快慢與保溫有很大關系,氣溫在13—15℃時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齊,15天左右可以采收。氣溫低于8℃菇蕾不會形成,即使已伸長的子實體會停止生長,逐漸萎縮死亡。氣溫于20℃也很難現蕾,已形成的菇蕾全會萎縮死亡。為了延長子實體保鮮期,采收前2—3天,濕度應控制在85%左右為好。
4、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水噴到菇體上,氣溫高時菇體沾水會導致發(fā)黃,感染造成霉爛。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需要新鮮空氣,通氣好,菇蕾多,產量高,菇蕾正常開傘,朵形也大。五、采收菌蓋平展、孢子尚未彈射為采收適期。采收標準根據需要而定,出口菇要求菌蓋直徑4—6厘米、柄長10厘米左右、柄粗2—3厘米。頭潮菇采收后15天左右可采收第二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