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反季節(jié)立袋出菇期為5月初至10月上旬,整個出菇期六個月,出菇3-4潮。讓菌絲充分轉化,為豐產提供充足時間,這是核心技術。
在出菇管理過程中,既要考慮人為地創(chuàng)造溫差刺激和干濕交替等因素來滿足出菇的環(huán)境條件,又要注重調節(jié)適合香菇菌絲分化發(fā)育所需的最適要求,做好補水,保濕,降溫的管理工作。香菇反季節(jié)立袋式出菇在五至六月春夏期出菇,春夏期的氣候特征為高溫、氣壓低、多雨、濕度大。這期間要注意室內降溫,保濕,通風給菌袋出菇制造最適宜的生長環(huán)節(jié)。
菌袋補水分菌包泡袋補水和補水針補水兩種方式,菌包泡水過程繁瑣但有利于菌袋補水均勻,補水針補水效果僅次于泡水補水方法,但操作簡單方便快捷。菇農可根據(jù)自家情況選擇更合適自家菌包補水的方式。
一、泡水催蕾
1.用鐵釘在每個菌袋扎孔10個左右,以利于菌袋吸水。
2.將菌包整齊的碼放在池中,外界的氣溫在8-25℃的條件下菌袋浸水48小時。
3.把水倒入池中浸泡菌袋。灌水快而猛,不可小水長流
4.池內菌袋補水下層重上層輕。菌袋上放木板,用石頭塊壓住木板。
二、補水針補水
菌袋補水也可以采用補水針進行補水,與池中浸水相比,使用更加方便快捷。補水前,為了菇蕾更好地生長,可進行脫袋。
三、脫袋
菌袋補水后,為了菇蕾更好生長,可進行脫袋,拿起泡完水的的菌袋,用刀片輕輕劃破菌袋外袋,將外袋撕下,免割袋內的假菇用小刀剔除,盡量剔除干凈。
四、靠袋
把脫好袋的菌包整齊擺放在靠架上,排放問距5cm左右,呈70-80度斜角立于地面,3-5天即可形成香菇的幼蕾。
幼菇期管理
控制出菇棚內溫度一般控制在15-22℃,濕度相對在90%左右。高溫時可通過噴水來對大棚進行降溫,一天1-2次,噴水時間控制在30秒左右,陰雨天潮濕可免去噴水環(huán)節(jié)。
保持空氣濕度,防止菇蕾枯死。若出菇太多應及時采取疏蕾措施,摘除弱小菇蕾,保持每棒10-15個菇蕾即可。
幼菇長至1厘米大小時,減少噴霧,適當加大通風,制造香菇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從菇蕾到香菇成熟一般需要7-10天,生長快的需3-4天,香菇長到七八分成熟時及時采摘。
此期間要防止空間濕度過低。一旦出現(xiàn)高溫、高濕時,要加強通風,降溫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