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從事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而今年過七旬,仍熱情不減當年,他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能給一生熱愛的食用菌產業(yè)帶來更先進更有“利”的研究。他說,只要能走得動,他就不會停下自己的研究,生命不息,菇情難斷!
高級農藝師陳受榮出生于1937年,畢業(yè)于福建農學院土壤農業(yè)化學系,之后被分配到福安縣農業(yè)局土肥站,從事農田土壤化驗和施肥技術推廣工作。曾因主持福安縣的土壤普查有功,被省農業(yè)廳評為“土普先進工作者”。市老科協于2008年、2010年兩次評他為優(yōu)秀老科技工作者。
與食用菌結下情緣
1971年,陳受榮被借調到福安縣“二土辦”,研究和運用土辦法,生產農用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農藥,統稱“農用菌”,以補充當時化肥、農藥供應不足。陳受榮很快就批量生產出磷細菌、固氮菌等多種“農用菌”并在全縣推廣。不僅有效提高農業(yè)收成,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客觀上還改善了農田土壤結構。更重要的是,善于捕捉科研機遇的陳受榮,利用生產家用菌的土設備和原材料,試驗、研究起食用菌來。經過多次試驗后,陸續(xù)培植出被稱為“山珍”、“高級補品”的香菇、猴頭、磨菇、草菇和藥用真菌——靈芝、茯苓。
從此陳受榮就與食用菌結下了不解情緣,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專攻食用菌的科研之路。四十多年來,他研究,推廣食用菌栽培技術的足跡遍布省內十余個縣市(區(qū))和國內的新疆、廣東、廣西。還到過馬來西亞。
助推我市食用菌新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