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華丹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亊長韓省華側記
(一)
西子湖“淡妝濃抹總相宜”比喻韓省華在食用菌領域的貢獻,卻難以表述得恰如其分——
國內傳授食用菌栽培技術使上萬人脫貧,上千人致富。技術交流進入臺灣、香港,技術、產品、交流進入俄、美、日、越南等20多個國家。
是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等五所高校客座教授。并任中國食用菌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常委等。
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5個;實用新技術4個;外觀設計9個;其他技術與產品發(fā)明近10個……
獲得過部、省、市、區(qū)(縣)20多項科技進步獎、豐收獎和先進個人。為表彰韓省華在食用菌領域旳貢獻,杭州市政府獎勵其140平方米的人才房一套。
打開《百度》,撲面而來的是各大媒體譽其為“灰樹花之父”、 “香菇王”、“ 蘑菇王”……
再說其書法、美術、攝影、詩詞成就就打不住了。
……
(二)
自稱是“共和國第一代打工仔”,韓省華陜西城固人。藥材世家,祖上以經營藥材為業(yè),8歲即隨父上山種藥。此為生計,1976年,被陜西佛坪藥材公司聘為藥材生產輔導員。想不到后來成了進入浙江慶元“菇鄉(xiāng)” 種菇的“敲門磚”。
幼讀藥書、醫(yī)書的韓省華自小喜歡菇蕈,看華佗嘗百草,他則對五顏六色的各種食用菌十分偏愛,也試著嘗百蕈,幾次遇險。至今老家有幾百號標本,杭州的公司有數千份標本。
他還是毛頭小伙時,就被余杭醫(yī)藥公司當作人才請到浙皖交界旳太平鄉(xiāng)藥場指導種天麻、黃蓮。
1980年,善于獎掖人才的慶元縣委書記毛留榮,又請韓省華一腳邁進香菇鼻祖吳三公的家鄉(xiāng)。愛菇如命旳韓省華自此游弋在菌蕈的海洋里,成為一名食用菌領域造詣很深旳專家。同時也成為名附其實的“共和國第一代打工仔”。
國際著名食用菌專家,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張樹庭教授對韓省華不懈的探索追求欲望、頑強的鉆研勁頭、真誠的情感、執(zhí)著的精神所感動。他們從1988年書信交流,1989年見面,20多年來,他們相形輔佐在浙江慶元、江山、杭州、龍泉、景寧、麗水和陜西西鄉(xiāng)、河南泌陽等地召開多次食用菌方面的國際會議。特別是韓省華在組織1993年、1994年的全國香菇研討會和國際香菇研討會期間,張樹庭教授全力協(xié)助,使慶元的會議獲得極大成功,慶元由此成為“中國香菇之鄉(xiāng)”, 他們都功不可沒。
韓省華研究成功旳“促酵劑”, 能使食用菌生產能源、人工、用時和成本都減少50%,產量提高10%。產品已經推廣到全國28個省市區(qū),有近萬家企業(yè)和農戶使用。產品受到菇農極大歡迎,產品被譽為種菇新法寶。張樹庭教授一直關注這個產品的發(fā)展極其安全性,近10年的應用的推廣得到的驗證使張樹庭教授和食用菌界的普遍認可,得到了高度評估,菇民對韓省華尊崇有加,只要有種菇的,走到那里他都受到歡迎。
現(xiàn)在,韓省華聽到陌生人的電話和叫門,就知道是菇農為用“促酵劑” 而找他。
這個“共和國第一代打工仔” 常說,有技術的農民是21世紀最受歡迎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