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晨曦初露,靖州茯苓大市場交易中心已是客商云集,熱鬧非凡。當天8時不到,300余噸鮮茯苓銷售一空。交易中心工作人員黃始陸說:“中國茯苓看靖州,靖州茯苓價格一波動,全國茯苓價格就跟著震蕩?!?/p>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有著“中國茯苓之鄉(xiāng)”美譽。上世紀90年代建成全國最大的干鮮茯苓加工交易市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痹摽h縣委書記田連釗介紹,靖州鞏固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地位,不斷補鏈強鏈,推動茯苓產業(yè)融合集群發(fā)展,已嘗到甜頭。
隆冬時節(jié),靖州渠陽鎮(zhèn)三和村境內的馬園中藥材種植基地一片繁忙。前不久300多畝茯苓喜獲豐收后,基地一面將這些新鮮茯苓送入縣茯苓加工貿易中心,經過加工運往全國各地;一面又埋下新的菌種。靖州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茯苓產業(yè)發(fā)展模式,成立靖州茯苓專業(yè)協(xié)會,制定茯苓地方標準,向藥農提供茯苓種植和成熟技術支持,并負責回收鮮茯苓。目前,全縣茯苓種植面積達7.03萬畝,帶動全縣2.38萬戶、5.7萬余人從事茯苓生產和茯苓加工,年人均增收4700余元。同時,將茯苓種植推向全國和世界,在全國10余個省建立152個茯苓種植基地,并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南非兩國大面積種植。
走進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公司負責人介紹,正在加工生產30萬噸茯苓粉等產品銷往東盟各國。靖州在改造升級茯苓大市場的同時,建成面積達1000畝的中國茯苓科技產業(yè)園,重點培育補天藥業(yè)、國苓科技等4家高新技術企業(yè),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深度融合,研發(fā)出茯苓藥品、食品、飲品、美容等精深加工產品110余種。
如今,靖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種供應和技術推廣中心,擁有全國最完整的茯苓產業(yè)鏈條、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價格指數”信息發(fā)布平臺。2021年,靖州茯苓全產業(yè)鏈綜合產值達41.7億元,占全縣GDP的四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