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華 劉虹 劉欣 南曉潔
【機構】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摘要:以棉籽殼為主料,以硒代蛋氨酸(Se-Met)為硒源,采用傳統(tǒng)栽培方式獲得了富硒黃白側耳(Pleurotus geesteranus)子實體,測定了Se-Met對其子實體產量、硒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粗多糖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高添加量的Se-Met不利于子實體產量的提高;子實體中的硒含量與培養(yǎng)料中的Se-Met添加量呈顯著正相關性(P<0.01),當培養(yǎng)料中Se-Met的添加量為0.8 g·kg-1時,子實體中硒含量最高,達到11.43μg·g-1;低添加量的Se-Met有利于子實體中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子實體中的粗多糖含量與培養(yǎng)料中的Se-Met添加量呈顯著正相關性(P<0.01)。對富硒黃白側耳子實體可溶性蛋白和粗多糖中的硒含量進行了測定與分析,結果表明,富硒黃白側耳子實體中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占總硒含量的53.02%57.39%,硒多糖中的硒占總硒含量的23.26%24.98%。
基金:2017年度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特色農業(yè)攻關項目(YGG17069);
關鍵詞:黃白側耳; 硒代蛋氨酸; 蛋白質; 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