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PRB.1200 |
圖 例 |
| |
中文學(xué)名 | 鉛色灰球菌 | |||
拉丁學(xué)名 | Bovista plumbea Pers. | |||
中文別名 | ||||
同物異名 |
| |||
分類地位 | 馬勃菌目、馬勃菌科、灰球菌屬 |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小。球形、扁桃形,直徑1.5-3cm,基部由一叢菌絲束固定在地上,成熟后自著生處脫離,并隨風(fēng)四處滾動。外包被薄,白色,成熟后全部成片脫落。內(nèi)包被薄,光滑,深鼠灰色,頂端不規(guī)則狀開口。孢子體淺煙色至深煙色。孢子近球形至卵形,褐色,光滑,有大油點,5-7.5μm×4.5-6μm,柄透明。孢絲褐色,主干粗,17-20μm,并多次分枝,頂部尖細。 | |||
生態(tài)習(xí)性 | 生草原上,有時也生林中草地上,單生或群生。 | |||
分布地區(qū) | 河北、甘肅、青海、新疆、云南、西藏等。 | |||
經(jīng) 濟 用 途 |
幼時可食。可用于外傷消炎、解毒、止血等。 |